三獻禮

  傳統祭禮實際上是一連串的活動,以盛唐祭禮為例,其祭祀節目就分成六個階段:卜日、齋戒、陳設、省牲器、奠玉帛(若宗廟,曰晨祼)和進熟(若宗廟,曰饋食),而祭祀當日所進行的,只有奠玉帛和進熟兩項,其餘都是事前的準備工作。祭祀儀式末節「進熟」時,方進行初獻、亞獻、終獻之進獻儀式。祭儀中因具初、亞、終三獻之特徵而有「三獻禮」之名稱。
  禮成於三,無三不成禮,「三獻禮」也因其特色而成為世代遵循、永續不絕的禮儀範本。其次,還可瞭解三獻禮在古代,無論朝野官民皆遵循奉行,不但國家祭典、家廟時享,連庶民歲祭節令,皆遵行三獻禮,皆以行三獻禮為表示崇高之敬意。在傳統禮儀中,三獻禮式可謂無處不在,無祭不用。三獻禮是傳統祭儀的主要部分,亦是傳統禮儀的精華所在。探究三獻禮的內容要從禮式儀節著手,三獻禮式依規模大小有單堂、三堂、五堂之分,此處僅就最基本的單堂禮為例作分析。全部程序分成前、中、後三個段落說明。三獻祭禮儀節共約十六目,分三段討論:前段包括1前奏、2就位、3盥洗、4參神、5降神、6上香祭酒;中段包括7初獻禮、8讀祝文、9亞獻禮、10終獻禮;後段包括11侑食、12分獻禮、13望燎、14辭神、15禮畢、16撤收。
  前奏大致分五小節:擊鼓、鳴金、奏大樂、奏小樂、放炮。放炮有稱「發引」、「連三元」。擊鼓、鳴金皆三次或三陣。鳴炮三響或一陣。
  就位指主祭、與祭、陪祭,以及執事者的就位。一般祭祀「主祭者」只有一位,三獻禮主祭有兩位,多出一位稱「與祭者」,或皆稱「主祭者」。「陪祭者」人數不一,立主祭之後,注視典禮進行,參神、送神等重要儀節必須跟隨叩拜。「執事者」即協助典禮進行之工作人員,依神案配置,人數二或四人。
  盥洗亦稱「盥手」,乃洗手的意思。蒐集六家儀注在「就位」之後即「盥洗」者有四家,徐輝(1984)、徐福全(1996)兩家之文在參神後盥洗。參神前盥洗,即祭拜之前洗手;參神後盥洗,即上香之前洗手,似乎前者較為合理。傳統祭禮中也有盥洗一節,《唐書.禮樂志》(歐陽修,1982)敘述祭祀「進熟」一節,主祭者「詣罍洗,盥手,洗爵」,再升壇祭拜;再如釋奠禮儀節,獻官均先被引至盥洗所盥手後就位,兩例皆祭拜前盥手。盥洗地點通常設在場外側邊。
  參神在六家儀注中,謝樹新(1973)稱「迎神」。一般行三獻禮之前,有「請神」的動作,意即告知神明何人、何事、辦何種祭品並且即將行禮,慎重其事者尚要執杯筊確認,表示神明已「到座」才開始行禮,既然神明已在座,用「參神」較符合。又林伊文(1999)、柯佩怡(2003)兩家儀注,降神後才參神,有先客後主之意味。
  降神者,乃請天地神祇來做客鑒察之意。主人安頓妥善後再請客人,比較合理。參神行三跪九叩禮。 降神的地方一般在室外、向著東方為原則,若無法辨識方位,則以房舍之向方為之。降神以香和酒請神,酒酹大地,香奉回插在設於主神案前之天地神案爐,或一部分插在茅砂碗上。
  上香祭酒,主神案與天地案都要上香、祭酒。從前酒都裝在酒罈裡,所以祭酒前要先開罈取酒,取得一部分酒裝入容器,留待進獻或酌酒時用,另一部分則灌入茅砂碗中。徐輝(1984)稱,砂表土地,茅草潔淨氣香,代表萬物受大地孕育,所以灌茅砂即祭地神,又稱「祭福神」。

   三獻禮的特徵是酒、饌祭品由主祭者帶往神位前,再行拜禮,共要進獻三次而得名。
  第一次進獻統稱「初獻」。進獻儀品以「酒」為主,「饌」或稱「祿」次之。進獻時主祭持酒、與祭奉饌,或左(以神位為準)主祭持酒、右主祭奉饌。徐福全(1996)文附註饌用雞肝或肫,林伊文(1999)附記「饌為牲儀內臟」,徐輝(1984)主張,吉禮之饌宜用全儀,喪禮方用內臟碎盤。

  讀祝文或稱「讀祝禮」、「宣祝章」,一般皆跪地、向神位而讀。祝章由主祭帶至神位前,理應主祭宣讀,惟現今習俗皆由禮生或讀祝生代讀。徐輝(1984)三獻及讀祝之後三次斟酒,再三叩首復位,其他五家三獻及讀祝畢即三叩首復位。
  第二次進獻稱「亞獻」,徐輝(1984)又稱「中獻」,亞獻動作如初獻。
  第三次進獻稱「終獻」,徐輝(1984)又稱「三獻」。惟第二次用「中獻」時,第三次要用「三獻」;若第二次用「亞獻」,則第三次要用「終獻」,希勿受語音混淆。終獻動作如亞獻。
  侑食有稱「加爵祿」或「加冠進祿」,勸食、敬酒之意。謝樹新(1973)儀注,無侑食禮。侑食通常由主祭執行,結束後暫退位,由與祭者或執事代行分獻禮。
  分獻禮分別進獻剛鬣(豬)、牲醴、粿品、財帛(金銀紙錢)等,祭品勿須移動,分獻禮常與侑食混同舉行,財帛獻後與祝文同時焚燒。謝樹新(1973)儀注,無分獻禮。
  望燎地點在金爐旁,其動作由主祭在金銀紙灰燼上點酒三次。
  辭神行三跪九叩禮。前段「參神」為參拜主神,「辭神」為辭退神明之意。參神與辭神皆用三跪九叩禮,諭慎重其事,前後一致。
  禮畢有稱「禮成」。
  撤收有稱「撤饌」。

  祠堂時祭,其程序儀注略謂:1齋戒、2設位、3陳器、4省牲、5滌器、6具饌、7習儀、8盥洗、9參神、10上香、11酬酒、12進饌、13行初獻禮、14讀祝文、15行亞獻禮、16行三獻禮、17飲福受胙、18利成、19焚祝、20化紙、21撤饌、22禮畢。

  另有祭家廟用三獻禮儀注略為:8盥洗、主祭者就位、與祭者皆就位、開門、燔柴、奠帛、13行初獻禮、14讀祝文、15行亞獻禮、16行終獻禮、進湯飯、17飲福受胙、送神、21撤饌、望燎、22禮成、闔門
本網誌引用或轉貼 轉載文章 圖片等等 非營利純屬參考 如有侵權 請來信告知 自當快速撤下 非常感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言批評指教